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代表之窗 > 代表风采  >  正文

凌伏林:守护群众于细微 服务群众于点滴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2-06-30

  

  日前,在石门镇东池村,蚕桑基地里的的蚕宝宝正不停地啮噬着桑叶,一旁的几名蚕农也在忙碌中憧憬着春蚕能带来好收成。

  东池村拥有全省最大的小蚕共育基地和国家商务部规模化集约化优质蚕茧示范基地,“蚕桑抱团”可谓是东池村的一本致富经。数年前,村里的蚕桑产业还处于转型困境中,几年来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变,离不开石门镇人大代表,东池村党委书记凌伏林的努力。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牢记使命,依法履职,恪尽职守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作为一名村书记,他将责任与辛勤播撒基层,探索村庄发展思路,带领全村奔向共富。

  蚕桑抱团经营 带领村民奔共富

  有着“丝绸之府”之称的桐乡,曾经农村家家户户养蚕,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蚕桑业大受冲击。蚕茧质量下降、收益低、风险大……诸多问题暴露出来。

  东池村传统蚕桑饲养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为提高养蚕效率,减轻蚕农负担,凌伏林多次向上提出相关建议,终于,在政府的支持下,东池村以1680亩桑园为核心区,通过三年(2018年-2020年)实施建设,建成万亩优质蚕茧生产示范基地,年饲养蚕种可达2000张。

  万事开头难。基地建设初期,很多村民并不看好“小蚕共育,大蚕托管”的模式。为打消大家的疑虑,凌伏林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宣传。2019年,石门镇启动农业特色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创建工作,凌伏林以此为契机,在蚕桑领域作起了文章。

  在政府的牵头下,石门镇开启“蚕桑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奖励+分红”抱团经营模式,带动农户3379户,涉及桑园面积8514亩,目前已建成拥有2000张以上育养能力的数字化小蚕共育室,实现“种、养、收、加”全产业链发展,在提高蚕茧质量的同时,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农民收益,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共同富裕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子。

  扮靓美丽村庄 点亮群众“微心愿”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凌伏林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民情。

  在一次走访中,凌伏林东池村东浜组,不少村民反映:“现在村里产业发展得好,村民生活也好起来了,但是没有像公园、广场这样的地方可以逛逛。”

  了解到休闲场所建设的迫切性,东池村迅速召开会议讨论制定方案。通过村民大会表决,东池村农民公园建设方案、东池村蚕桑文化园茶室、连廊的建设方案顺利通过,目前东池村农民公园已竣工投入使用。

  2020年下半年,一条贯穿东池村的镇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开工建设,凌伏林每天都会到工地上查看。2021年底,桑梓蚕缘研学路正式竣工,东池村被评委浙江省AA级景区村庄,美丽的风景让村民喜出望外,夜间的彩虹路上、河边连廊中,多了许多散步的村民。

  筑牢平安防线 守护群众于细微

  “作为人大代表,要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紧要关头豁得出!”在为村民筑牢平安防线上,凌伏林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除夕夜在家吃年夜饭的凌伏林突然收到通知,要在当晚完成村主入口设卡工作。凌伏林丝毫没有犹豫,放下碗筷马上返岗,带领几名工作人员,带上材料和设备,分头前往多个村入口设卡点,按时完成设卡工作。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凌伏林还带领村两委及志愿者通过广播、电话、短信等方式摸排报备,并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卡口值班工作中,轮班换岗后又主动协助保障隔离人员生活,捐赠物资。

  坚守一线的凌伏林,把每一位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保障,为东池村防疫工作准确、有序、高效开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凌伏林身上有的是质朴,是勤勉,是敬业奉献,他用自己的热情与执着,抒写着自己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建言献策,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问题,于细微处守护着一方百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来源: 作者:桐乡市石门镇人大 陆丹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