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人大  >  正文

海宁市长安镇人大:汇民意聚民智 打造基层立法“直通车”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3-11-24

  

  海宁市长安镇人大紧盯“让每个立法流程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目标要求,按照“站点联动、点站共建”的方法,积极推进嘉兴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实行与长安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资源共用、工作共融、成果共享。

  一是点站共建聚合力。长安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全省第一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培育对象,2022年被评为嘉兴市十佳人大代表联络站,以站带点联动开展立法意见征集工作和普法工作,民意基础更加扎实。长安镇实行“区镇合一”模式,形成了高新区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结合,本地人与外来人员密切结合的特点,情况多样,基层治理中产生各类矛盾标本、问题类型、治理实践经验较多且具有代表性,为此在高新区创智社区(未来社区)建立立法信息采集站,立法意见收集更多更接地气。

  二是扩充队伍汇民意。镇党委会议专门听取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汇报,成立嘉兴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人大负责具体工作,坚持党委领导和党委支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人大常委会指导协调,对接市公检法司建立协作关系,对接结对的嘉兴人大地方立法咨询专家,组建法律专家团队;在长安镇的市人大代表,按领域、专长组建三支“人大民情哨”团队,分别围绕养老、育儿、营商环境提出专业意见建议。依托“1+4+29”代表联络站室点布局体系,融入立法信息采集站功能,依托民情信息员队伍,组建立法信息员团队,确保立法意见征集工作横向覆盖、纵向直通。以“专业性+群众性”保障立法意见征集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民意、贴近实际。

  三是流程标化全链条。按照嘉兴人大统一的“八步工作法”,通过落实立法前中后的流程管理,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参与到法律法规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审议、评估、宣传、实施等全过程、各环节。重点确定三类主体“必征集”:长安镇的市、镇人大代表“必征集”;法律专家、所涉领域专家“必征集”;民生类向立法信息员“必征集”。如今年对《嘉兴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草案)》,重点向民情信息员队伍、辖区部分网格员和选民征求意见;对《嘉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结合本届海宁人大持续五年对“一老一小”“1号议案”决议的监督,充分发挥“人大民情哨”养老专业团队的作用,并辐射到面上,既是征集意见,也是同步做好普法宣传、养老敬老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四是普法治理接地气。以“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为普法与推进基层治理牢牢接上地气。“一大”“一静”,就是长安特有的“人大主题园”,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固定宣传阵地,将法治元素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小”“一动”就是长安特有的“民情法治箱”,结合代表“亮码亮身份”,“民情法治箱”带“码”入户,打造“一码听民情”·“送法进农户”工作品牌,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用一个小小“民情法治箱”的动态流动,集成普法宣传、收集民意、为民解法、参与治理的多项功能。去年以来,向20个村、4个社区送上“民情法治箱”14755个,收到各类意见建议702条,如今年年初镇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候选项目的2个项目,以及嘉兴人大2024年立法计划建议项目征集中提出的关于群租房的立法完善建议,都是来自“民情法治箱”。

  五是数字管理助实战。依托海宁人大县域数字化总集成中的“基层单元+基层立法联系点”综合版块,加强对地方性法规草案意见从征集、汇总、上报、到反馈的数字化闭环管理,形成立法意见数据库,去年以来,已收集意见建议384件。深化代表参与立法机制,市、镇人大代表通过数字化专属通道参与立法,定时接收、定期学法、定向交提意见、定量记入履职档案,与代表联系选民意见处理、建议办理、进站活动等实时关联,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形成“代表履职全景图”。用好“民情快解钉”、立法征集二维码,做深立法与老百姓的密切联系,着力让基层最真实、最广泛的民意直达立法机关,推动每个立法流程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

  


来源: 作者:海宁市人大法制委、海宁市长安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