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纵横  >  正文

破解医改难题造福一方百姓

--平湖市人大持续跟踪监督医改纪实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14-12-10

  平湖市自成功创建为“浙江省卫生强市”以来,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保障制度,卫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医改涉及的各项工作在全省领先。全市居民人均寿命80.86岁,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9.12%,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7.1%,这些了不起的成绩取得,离不开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们的持续跟踪监督。

代表下基层,勤调研,直面医改矛盾

  自中央发布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医改成为平湖市人大代表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120急救体系是一项公共服务产品,就当前我市急救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现状看,存在着机构定位不准,运行机制不畅,急救力量配置不合理,急救体系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院前急救质量。”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方方反映。

  “原先的老村部虽然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简陋、医务人员也少,但‘赤脚医生’离百姓家近,看病方便。村部合并后又没有新建公共卫生机构,老百姓有个头痛脚痛,就只能跑到距离较远的镇里、市里,感觉非常不便。” 市人大代表、大齐塘村党委书记周芳蕾每天在基层工作,最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

  “个人合作医疗交费从2003年的每人每年几十元提高到了2013年的每人每年240元,交费额度逐年增加,加大了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提高的幅度与老百姓的期望值有差距。建议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市人大代表刘秀龙在人代会上提出自己调研后的观点。

  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来自扎实的调研分析。在市十三、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各次会议上,先后有100多名人大代表相继提出涉及医疗卫生的议案建议62件,内容涉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医生(含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管理、精神病人就医问题等20多个方面的内容。

人大强监督,重实效,推动工作开展

  医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问题,被列入了2011年专项审议的重要议题。

  “医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改革的任务艰巨,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我们既要肯定医改实施以来的成效,又要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搞好监督,促进医改工作健康有效实施。”2011年初,平湖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大利在拟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时表示。

  2011年9月,平湖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所作的《关于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汇报》,并结合教科文卫工委《关于平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进行审议。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医改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明确村(社区)在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中的职责,紧密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调动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陆为民在审议发言时说。

  “医改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群众对医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还不够高,个别医疗机构和少数医务人员对医改政策理解不全面,认识上有误区,积极性有影响,执行上有偏差。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完善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直言不讳。

  “村级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议政府加大村(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村(社区)医疗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医务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个别村卫生室只有一个医生,加强村(社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认真进行审议,审议发言切中要害。

  常委会紧紧抓住医改这一民生问题跟踪监督不手软。2012年8月,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听取市政府关于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汇报。2013年7月,常委会第22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和讨论市政府关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与此同时,人大代表们紧紧盯住医改相关议案建议办理进度不放松。《关于要求进一步完善镇(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体制的议案》、《关于要求加快建造精神病康复中心的议案》等多个议案被列为常委会领导督办议案、副市长领办议案。独山港镇、当湖街道等4个代表小组更是把医改所涉及的具体工程项目列为代表小组定向调研项目,安排组内人大代表持续监督,敦促实施。

政府增投入,优保障,全民共享健康生活

  跟踪监督是手段,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两任市长先后做出批示,要求对审议意见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加以实施。分管副市长顾玉峰带着问题,到基层群众中了解实情,征求意见和建议,力求人大审议意见整改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针对审议意见提出的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市镇两级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就医环境得到改善。“120”指挥中心于2014年上半年被市编办批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正式从第一人民医院分离出来。第一人民医院新院于2013年正式启用。平湖市精神康复中心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运行。20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被列入2014年政府实事项目。新一轮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

  针对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问题,全市坚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近四年,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与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今年,市内镇(街道)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为80%,门诊报销比例为40%。基层医疗机构年平均门急诊和出院人次较2010年分别增长33.09%和8.62%,门诊均次费用下降23.79%,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比例达到60.59%,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第三方调查显示,平湖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总体满意率达到91.95%。

  针对代表们普遍反映的要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启动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开展定向培养社区医生工作,至今已定向培养103名,缓解了基层医疗技术人员短缺的矛盾。2014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围绕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营造“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善待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与此同时,借助区位优势,实施医疗市场合作开放战略。市二院与上海六院及嘉兴二院、市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市一院与二军大长海医院均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市一院接受浙江医院托管。社会资本办医初见成效,多元办医的格局基本形成。首家民营综合性医院—平湖新华医院于今年6月正式启用,平湖仁爱妇科专科医院和平湖绿康老年康复护理医院即将投入运行。

  在人大的助推下,一个个医改难题被有效破解,全市人民就医难、就医贵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

  

来源: 作者:作者:平湖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王国忠 文字记者: 通讯员: 摄影记者: 摄影: 编辑:嘉兴人大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