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纵横  >  正文

“微”处现真章用“数”促治理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侧记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0-11-02

  10月4日上午8:48,“水月亭路移动公司至方便桥之间的马路上有几个窨井盖不闭合,汽车开过砰砰作响,晚上影响附近居民睡眠……”海宁市人大代表陆靖英在“三个街道民情直通车”的微信群内上传一条信息。下一秒,“请看一下是哪类窨井盖,因为涉及不同的主管单位。”群内代选工委副主任孟宪珂立马“接单”。陆靖英回复“主要是移动的。”

  这是2020年10月国庆假期,海宁人大构筑的“民情直通车”微信群里却没有因为这个超长假期而安静下来。正如常委会副主任封叙坤说的,民情,不就是老百姓日常的那些点滴吗?

  “民情直通车”——小通道连起大民生

  “‘民情直通车’持续运行十多年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小处入手及早发现社会治理中的小毛小病,从速度入手快速打扫打通社会治理各条毛细血管,是多届人大坚守的初衷。持续,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做贴合实际的完善改变,更是促进其活力的添加剂。”2017年换届,面对新时代新站位,姚敏忠主任带领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开启了完善发展的新实践。

  目前,海宁共建人大代表“民情直通车”微信群12个,是在原来2个试点群的基础上,从2018年开始逐步扩容增量覆盖到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其中,负责协调8个镇的有9个群,辖171位市人大代表和587位镇代表;负责协调4个街道的群共3个,辖市代表73位,陆靖英代表所在的“三个街道群”就是这其中之一。

  10月4日下午,移动公司负责人通知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过一次后在群里回复“派工作人员去看过,不是移动的。”

  下午5:48,陆靖英代表再经确认后,上传了有“中国移动”字样的窨井盖照片。

  随即,移动公司负责人“发个定位,我再派人去。”

  晚19:09,移动公司负责人第三次在群里回复“已处理好。”

  按照海宁人大对12个微信群的管理办法,群内圈入了人大代表与政府工作部门或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联络员各1名,代表把日常联系选民时发现的、收集到的个体化、点位明确的小问题、小建议,“拍照或视频+文字描述”可以直接在群里@主管单位,遇不确定主管的,由各家负责人或联络员认领“接单”,接单不及时的,群内作为协调管理方的人大专工委负责人作督促。时间上要求当天受理,一个月内答复,全过程有图有真相、有时限有地点、有专人联系有专线接单、有办理结果有监督跟踪。

  其实像这样的案例,在每个“民情直通车”微信群里都在发生,硖石街道群,公安在反馈上两周接单的市区某路口红绿灯延时问题;斜桥镇群,正在讨论冒出地面的燃气警示桩不安全,是不是总体排查后一起整治入地下;海昌街道群是今年作为立法联系点新单独增设的,省、嘉兴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个群里讨论更踊跃;丁桥镇群,按照代表联络站、联络室的接待安排,代表们正反馈对上一期主题汇总意见,并商量着新一期接待主题……群里既有发现问题交办落实的,最快解决问题的仅半个小时,也有信息传递,还有宣导宣传。12个群,哪个也没闲着,这条延伸到代表与老百姓身边的小通道,一头连通的是“一线民生事”,另一头连通的是党委、人大和政府。

  “特别是因法律政策限制一时难以满足百姓需求的,或是推进难度较大的,先在群里共同商量形成共识,再通过代表向选民群众解释宣传和引导,最大限度化解分歧、减少矛盾,既维护基层民众的利益,也推动基层稳定有序,这应是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作为牵头的分管副主任,封叙坤想得更深更远。

  “云上工作间”——小问题汇聚大数据

  “必须转变习惯、打破习惯、重塑习惯。从本次会议开始,代表日常联系选民意见建议的各条路径、各个载体,全部整合进入云平台,统一归口收集,每一条建议、每一问题的内容和数据全部要做到‘来可溯源、转有反馈、追有记录、了有分析’。”5月19日,海宁人大“三联三督”(即:联企业(项目)督营商环境提升、联民生督实事项目及代表建议办理、联网格督基层治理推进)主题监督启动会上,姚敏忠主任进一步明确,以此为契机,推行“海宁人大云”平台,为每位人大代表量身定制专有“云上工作间”,海宁人大工作进入数字化转型期。

  实行履职信息线上集中管理,代表履职信息全部进入云平台提交、流转和查询、跟踪,原来分散、碎片化的履职信息资源,秒速整合“打包”管理。实行日志式记录,标准流程协同管理,从市人大机关、各镇和街道人大,一直到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共用一套规程统一标准,任务层层分解,流程环环相接,首道关落实代表主体责任,实行代表建议意见一周一结报;二道关落实各镇、街道人大初审与辖区内督办责任,一月一清;三道关落实市人大专工委复审、梳理、同级督办责任。

  今年5月,建起工作专班,每月召开民情数据分析会,一是梳理近期重点关注和建议关注重点,在人大向市委常委会会议汇报月度工作安排时一并提出,由市委视情在会上交办;二是综合性数据通过进一步筛选,形成“海宁人大民情专报”,以一月一分析每月一通报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各镇街道定期通报;三是关联性数据在梳理、核实的基础上,形成交办清单,以一月一交办每月一反馈的形式,交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办理和参考。

  9月29日,斜桥镇代表杜玉妹正抓紧整理这一周的联系选民意见建议,一边根据刚刚收到的短信,查看之前提交建议的办理进度,今年5月以来,她提出的10条意见有5条已落实。手机上按下“完成”,镇人大工作人员陈芊含进入电脑端后台初审分流,计算机通过运算已同步将杜玉妹提交的“民情民意”按时间、发生地、类别、内容等写入台帐:“原来是年终一个工作人员5至7天的工作量,现在日记日清日结,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了,记一次,大小台帐就都有了。”

  同一时间,海宁市人大机关工作人员陈斌正在整理民情数据库里拟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几件:“要赶在国庆放假前交办市政府,早一天交办就早一天有结果。”

  流程重组正逐渐改变着原来的一些工作习惯。从2018年信息化建设四年路径设计、起步,到2020年进入数字化转型,海宁人大以全市12个镇、街道代表联络站和142个村社区(企业)代表联络室为线下实体,“云上工作间”为线上工作室,进一步做广做深民情民意的收集传递,成功构建起具有人大特色的“民情数据库”,以内容分成29大类别115个项目作为基础,按纵向层级横向地域分为市一级和12个镇、街道,在云平台上汇集形成网上民情数据方阵。

  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效应正在不断释放,这样的改变也把全市人大工作推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实践阶段。

  “民情数据库”——小切口推动大治理

  今年年初,根据民情数据库反映的2019年提得最多的前五项,海宁人大安排了对公安交警执法情况、乡村道路建设的专项监督,探索使民意从参考到能进入决策层的有效路径。同时,大数据聚焦疫情对企业影响,海宁人大进一步组织专题问卷调查,细化掌握企业共性与个性问题,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并在4月下旬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出《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议》。以重大事项决定力推复工复产和民营企业发展,是民情数据分析服务于人大履职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电鱼的几乎每个村庄有‘电工’,抓牢要处罚力度大一点”“河边钓鱼可以理解,电鱼、排网、拦网是要对河道生态赶尽杀绝吗?”7月,海宁大潮网一条关于全市打响违法捕鱼集中整治行动和推送,得到老百姓大力打call。对此,姚敏忠主任说:“这是民情数据库第一期专报的成果之一,其实这个违法现象代表和各方反映较多也持续了半年多,但就是东一句西一句,信息不完整不精确,这次大数据一集中,有点有位,有理有据,当时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人大一提出,以小见大,关乎绿色发展,市委现场就交办了。”

  “这次进联络站的法官是负责哪方面案件的?”“想问放炮子(民间非法借贷)的问题”……7月16日长安镇群里,正商量着下周法官进站接待一事。按照海宁人大“三联三督”主题监督活动中与“最多跑一地”专项监督的结合,今年7月开始,公检法司“三官一司”就近进入各代表联络站室,建立联动协同机制,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本期收到166件,代表当场解释办结23件,交办141件,“民情直通车”微信群办理34件,镇街道办理98件,市级部门办理9件,已解决81件。上一期专报中未交办的2件意见建议已完成交办,已交办件中涉及问题已解决的从70件增至81件。本期意见建议内容分类单项数据位列前五位的是……”9月18日的主任会议,办公室主任王剑文汇报新一期“海宁人大民情专报”形成情况,会前,海宁市政府一份反馈上个月交办件的落实进度清单已通过OA公文系统发至与会人员。

  “民情数据库去年5月试运行,今年5月全面推开,至目前已渐趋稳定,并发挥出积极作用,但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主任会议上的讨论既肯定阶段性成效,更立足长远提出对“质”与“效”的更高要求,“促进代表积极履职的举措与机制还要完善抓落实;对数据的分析要进一步见细见深,善于看到数据背后的为什么;代表提交问题和意见不仅要有落实跟踪,还要对反馈的办理结果作进一步分析,辐射到工作各个环节。”

  民情数据库自2019年5月建立以来,全市组织开展活动1674次,各级代表履职累计18881人次,收到意见2030件,代表当场解释办结275件,交办1703件,解决1110件;海宁人大形成民情专报五期,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的15件,向市委报告并转办2件,向市政府交办25件,供参考的81件。值得关注的是,需要市一级办理的仅占交办件的8.4%,与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目标吻合。

  

来源: 作者:作者:海宁市人大法制(监察司法)委王晓圆 文字记者: 通讯员: 摄影记者: 摄影: 编辑:嘉兴人大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