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纵横  >  正文

助力“幼有所育”目标更好实现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学前教育侧记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2-03-18


  “家门口的幼儿园在今年下半年就要启用了!”海宁市区新建的锦澜府小区业主张女士看到正在推进建设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心里充满期待。

  近年来,在外来人口不断流入和二孩政策放开的背景下,“适龄儿童入园难”成为一些家庭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民生热点,重点聚焦学前教育工作,以跟踪审议意见落实为抓手,持续四年打出监督“组合拳”,推动不断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供给,助力“幼有所育”目标更好实现,有力回应民生所盼。

  查找“薄弱点”精准掌握学前教育新情况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共同富裕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动力。2011年以来,海宁实施了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解决适龄幼儿入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15年更是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6个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之一。海宁的学前教育发展位居全省前列。

  伴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海宁学前教育面临新的问题。“从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供需矛盾来看,学前教育是全市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早在2017年,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在调研中发现,当时全市户籍人口出生增长迅速,且市区“有房无户”人员子女的入园需求大,导致公办园资源供给明显不足,布局也显得不太合理,城区12所市级公办园(分园)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房地产开发数量较多的城南区块和城东区块仅有3所公办园,这给幼儿就近入园带来诸多困难。

  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负责人吴海燕介绍,最紧张的时候城区的户籍生要全部解决都有困难,“有房无户”的幼儿想就近入园就更难了,“报名的当天,家长们往往一大早就来排队,报名人数远超出实际招生人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7年,海宁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在换届首年就把学前教育作为重点监督议题,围绕资源供给、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执行、教师队伍建设、新居民子女入园等开展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负责人说,当时跑遍了所有的镇、街道,听取代表、家长、老师们的意见建议,还根据出生数据预判2019年可能是一个入园高峰,“所以说,推动学前教育资源加大供给和科学布局已刻不容缓,必须尽早落实。”

  之后,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学前教育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按学区就近入园”“将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纳入教育资源需求测算,作为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规划的设置依据”“建立住宅小区配套园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审联批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事业编制幼儿教师比例”等四个方面的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办理。

  扩大“普惠性”积极回应“就近入园”新期盼

  对家长来说,最大的期盼就是孩子能就近入园。海宁市区城南区块由于城市的快速拓展,幼儿园配套未能满足就近入园需求,许多家庭要么绕远路上公办园,要么多花钱读民办园。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文苑幼儿园如及时雨一般,浸润城南居民的心田。该园占地面积12333平方米,规划18个班级,每个教室使用面积为180平方米,完全按照最新的幼儿园建设标准执行。

  “为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就近享有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教育部门专门调研汇报,后来很快就得到立项的批复,园内各项配置都是高标准的。”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负责人说,根据当时的规划,海宁“十三五”期间全市将规划建设幼儿园26所,而实际上,海宁之后又新增了8个幼儿园建设项目,为城乡幼儿提供就近就便的学前教育服务。

  随着人口的集聚,实现就近入园最便捷最精准的方式就是建设小区配套幼儿园。海宁在2011年出台关于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办法,2016年又作修订,但其间政策执行随意性较大,刚性不足。随着2018年6月,《关于建立海宁市住宅小区项目配套幼儿园联审联批制度(试行)的通知》的补充出台,真正确保了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政策落地。根据要求,住宅小区项目出具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书前,就要明确是否需要配套幼儿园以及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用地面积下限等相关事宜。2020年11月,在建立联审联批机制的基础上,教育、发改、规划、住建又联合修订出台了《海宁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修订)》,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相关要求。

  市区梅园幼儿园园长陈晓华表示,小区配套幼儿园,从招生政策上来说,小区内的幼儿是一定能够入园的,这就缓解了家长的焦虑;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家长接送就会更方便和安全;对孩子来说,对小区的环境也比较熟悉,所以入园后适应也会比较快。据悉,梅园幼儿园现有海涛园和云和园两个小区配套园,在办园上既是“总园+分园”的模式,其实也是实现“优质园带新园”。“这样一来,在管理上、课程上、师资调配上,几个幼儿园之间做到优势资源互补和共享,小区配套园的办园质量能得到保证,家长们也都比较放心。”陈晓华说。

  除了市区,在西片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较大的长安镇、高新区,小区配套幼儿园也加速落地。“近年来在新建和改扩建的基础上,高新区还加快小区配套园建设步伐,首个小区配套园启潮幼儿园在2021年投用。”长安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红霞介绍,启潮幼儿园和其他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办园一样,每班至少有一位5年教龄以上的老师,并抽调长安镇、高新区内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管理团队。后续高新区还有2个小区配套园将要建设,今后不仅买房落户的幼儿能够就近入园,并且符合积分条件的新居民子女也能上公办园。

  打出“组合拳”监督提升“幼有所育”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取得“新进展”的七项民生要求,其中“幼有所育”排在首位。2017年,从常委会专题审议之后,学前教育就成为海宁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每年必督的民生议题。4年多来,坚持一督到底,实实在在答好这道民生关切题。

  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汇报,就常委会提出的4条审议意见逐条进行对照,看进展、查问题、提要求,逐项抓落实。2019年,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开展《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执法检查,提出了常委会执法检查审议意见整改清单,共梳理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公办园均衡发展、民办园特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新居民子女入园、幼儿园收费政策”6个方面问题、12条整改意见交市政府办理。当年,市政府出台实质性举措13项。2020年,结合常委会审议基础教育工作,对学前教育进行再监督、再跟踪。

  履职为民助力更好实现“幼有所育”。4年多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持续监督,督促市政府出台《海宁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初步实现符合条件的适龄幼儿能就近入园、方便入园”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幼儿园建设、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等具体措施。一系列政策和民生需求的落地见效成为人大履职为民的最好见证。

  2017年至今,海宁完成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6所,新增346班10380个学位。城区公办幼儿园实行“招生服务区”制度,划分4个学区,按照房产和户籍划分入学批次,实现“适龄幼儿能就近入园、方便入园”目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资待遇更好保障,队伍更趋稳定;同时增强创新培养模式,加大优质资源下沉和共享,切实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政府各部门形成共识,合力推动《海宁市市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范管理办法》刚性落实,确保学前教育资源数量有效增加。

  “在融杭区块,今年我们有一所小区配套园正在建设,还有一所正在规划设计,家长们都盼着。”长安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红霞说。2022年,海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蹄疾步稳。

  


来源: 作者: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