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纵横  >  正文

聚焦“稳岗促就业” 助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就业促进执法检查侧记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2-12-14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为全面落实中央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根据上级人大统一部署,今年,海宁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稳岗促就业”,紧扣法律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就业促进执法检查,充分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的利剑作用,助推激活就业促进活力。

  深入调研,广泛听民意集民智

  “是不是可以加大对优秀退役军人的岗位的推荐力度,鼓励我们的镇村单位、企业多开发一些这样的岗位。”市人大代表李露斌提出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毅走进斜桥镇代表联络站接待代表听取意见建议,代表们围绕残疾人、退役军人、新业态就业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职业教育和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开展情况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执法检查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各镇街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推进执法检查内容进基层单元,开展就业促进主题代表监督活动20余次,参与代表、群众350余人次,收到意见建议83条,确保代表参与执法检查的广泛性。

  为更全面听取代表意见建议,还开展了就业促进专题约见代表活动,市政府向代表通报关于《就业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并进一步征求来自12个镇、街道的部分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

  代表们联系实际、结合走访调研情况,就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建议。“海职高能不能为我们本地企业,开设特色的一些专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能人才。”“要多搭建就业的平台和桥梁,了解我们本地企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多位来自企业的代表在会上呼吁。

  也有代表建议,要加大大学生创业、就业等相关政策宣传,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市人大代表沈忠杰:“我认为应该加强我们本地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完善就业管理服务的机构平台”

  “它这个码上都有这个信息吗?支付宝呢,有些老人没有支付宝的呢?”“有的,刚才我说的用身份证”执法检查组来到马桥街道,检查人力资源企业,听取就业等情况介绍。在对照法律逐条检查的同时,执法检查组着重关注新增就业人数、失业率等重点指标,就业政策支持、专项资金投入、公平就业、就业服务管理等就业促进重点工作。通过实地视察用工企业、人力资源产业园、市级创业基地,召开企业HR、职业院校、人力资源企业、律师、新业态从业代表等多层次主体、多方面的专门行业座谈会,确保执法检查纵深推进。

  聚焦热点,交办街道工委开展专项监督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提升、消费者习惯养成,“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由此产生了新业态,催生了新就业形态。这不仅是人大代表,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民生热点。为此,执法检查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专门交办海洲街道工委开展关于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情况的专项监督。

  结合辖区实际,海洲街道工委的专项监督以外卖骑手群体为切入,聚焦新业态健康发展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展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海洲街道工委在代表联络站、室先后开展主题接待活动5场、专题座谈会2场,广泛听取辖区选民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邀请来自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和商贸外贸等流通行业的代表参加座谈,围绕企业用工、劳动保障等情况开展调研。

  “在我们法律实践当中,也确实感受到对新业态平台用工形式灵活多样,部分平台和就业个体的法律关系难以界定,对新业态就业群体来说,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市人大代表、浙江潮乡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钱华梅结合自身从业经历直言。

  检查中,海洲街道工委还通过微信向外卖骑手发放调查问卷,较为广泛、客观随之而来的,就是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据地了解了群体现状。调查发现,平台型就业中的外卖骑手,因入职门槛低、工作时间自由等优势,吸纳了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中青年为主的群体参与就业。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有力支撑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居民消费升级和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互动转换。但调查统计,骑手与平台或第三方服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占76.9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占23.08%。32.69%的骑手表示对自身应有劳动权益保障不了解。

  在调研的基础上,海洲街道工委以外卖骑手为例,形成《关于新业态用工权益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常委会审议提供了有力参考。

  依法监督,常委会专题审议精准助推

  “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有力监督支持下,市政府认真履行促进就业的法定职责,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三年来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14.7万人,全市就业人员总量达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83%以下”

  9月26日,海宁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勤丽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三年来累计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31595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8232人,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帮扶率达96%以上,重点群体就业不断改善。现有人力资源企业113家,市人力资源市场年均为5万人次劳动者、7000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我市的就业服务日臻完善。

  “下面,我向大会报告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请予审议......”在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毅代表执法检查组向会议报告此次就业促进执法检查情况。

  根据省人大、嘉兴人大联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的统一部署,3月开始,海宁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正式启动就业促进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突出一条主线、把握三个维度。一条主线:即紧扣法律规定,确定8个方面的检查重点,拟定28个重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检查。检查中,共收到报告33份,发现存在的问题54个,意见建议48条。三个维度:即执法检查的主体、对象和内容三个层面,在主体层面,组织安排熟悉相关法律、企业的专工委委员参与,推进执法检查内容进基层单元。在对象层面,先后组织市人力社保局等14个部门(单位)召开自查情况汇报会,分片区开展实地检查并座谈,实现检查全域覆盖。在内容层面,对照法律逐条检查,并重点围绕涉及政府16条、部门4条、用人单位6条和职业介绍机构2条的内容展开。

  “要加强顶层设计,多部门整体推进,构建就业全链条闭环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担当,出台更加精准的稳岗促就业政策,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和就业群体的获得感。”“要更加重视新业态人员的就业问题。相关主管部门要担负起职责,依照省条例,着力加强新业态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要建立健全就业政策的联动机制和管理机制,增强政策的整体合力和执行合力,同时对政策要加强执行的监测,加强政策执行的绩效评估。”在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对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审议。

  “下一步,要坚持以发展促就业,把发展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和根本出路,既要扶持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稳住就业基本盘,也要培育发展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产业,吸纳更多高技能人才就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敏忠最后指出,从市政府和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报告来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着力强化就业政策支持,优化就业创业服务,营造公平就业环境,贯彻执行就业促进法有力有效。姚敏忠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聚焦重点群体扩就业、聚焦重点市场稳就业、聚焦风险防范促和谐;创新方式方法保就业,数字赋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就业新形态新模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节中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接下来,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将紧盯审议意见及问题清单交办落实,压紧压实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切实把人大监督刚性落到实处,让执法检查的实际成效惠及于民。

  


来源: 作者:海宁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与民宗外侨工委 蔡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