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清清江南水悠悠人大情

市人大常委会助力水环境改善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0-11-03

  水乃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活之基、生态之魂。我市境内河湖交错,密如蛛网,水域面积 311.53平方公里,河道1.38万公里,10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有119个,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 3.5 公里,为全国之冠。水是嘉兴这座城市的灵魂,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绘就了江南水乡的唯美画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来,历届嘉兴市人大常委会接力监督,持续推进水环境改善,自2014年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以来,嘉兴的水环境发生了华丽“蜕变”。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美丽河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入年度监督计划,把打造“美丽河湖”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秀水泱泱 立法保护母亲河

  “水环境治理需要全盘考虑,做到多方参与,要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出台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真正使水环境治理不留‘死角’”。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张华明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水环境问题,他认为要用立法手段促进水环境整体水平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用法治守护绿水长流的美丽嘉兴画卷正在展开。

  2017年,《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正式实施;2018年,《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两部护河法律在嘉兴应运而生。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执法检查等方式,来检验地方立法是否“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真管用”……

  “今年梅汛期防洪压力巨大,运河海宁段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如何?”“大运河岸边的码头整治工作是否取得成效 ?”……7月22日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别赴海宁市、桐乡市、市本级开展《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执法组一条一条对照法规检查,推动大运河保护各项措施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贯彻《条例》,要把握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充分体现生态和经济价值,谋划好发展的合理性和时代性”,在随后召开的执法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冬生强调,嘉兴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千百年来,运河滔滔,福泽一方百姓,是嘉兴名副其实的“母亲河”。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加大《条例》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保护成果,提高全民参与保护意识;加强保护管理,建立环境风貌保护清单,抢救与预防性保护并重;加强传承利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做好利用文章。

  治污排涝 打出监督组合拳

  梦里江南,水清、河畅是一首让世世代代吟诵的诗。周六傍晚,南湖区大桥镇村民陈新荣约上三五好友,三三两两坐在岸边钓鱼,等着河里的大鱼上钩。难以想象,曾经这里的河水浑浊不清,水污染吓跑了鱼虾,也搅乱了河水。秀水曾经是嘉兴的亮丽名片,然而水污染不仅令母亲河溪黯然神伤,也令南湖儿女不得不面对水质型缺水的现实尴尬。

  如何还江南水乡以碧水清流?自从2014年“五水共治”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切实履行职责,推出多项工作举措,打出组合拳:开展水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视察市域外配水工程和分质供水工程实施情况,调研市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切实履行人大职责,全力推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发出《关心母亲河 查找污染源 改善水环境》倡议书,对代表建议进行“回头看”,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市、县、镇(街道)三级全覆盖……

  针对地处太湖流域的末端,且地势平坦、上下水位落差小、水体流动性较差、自净能力较弱的水情,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建言献策。2019年,刘冬生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领衔提出了《关于解决嘉兴市杭嘉湖南排工程运行和维护管理经费的建议》,建议按照财权事权统一和南排工程建设资金比例分担原则,合理调整杭嘉湖南排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经费分担比例,加大省级资金的支持力度,确保南排工程加固大修顺利实施,早日完成并安全运行,发挥更大效益。建议提出后,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得到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了我市南排工程建设和运管经费省补资金比例,有力保障了南排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在今年6月的防汛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排涝保畅的作用。

  一项项举措、一次次行动、一份份建议充分体现了人大及人大代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水环境、建设美丽嘉兴中的作用。

  2018年,嘉兴市劣Ⅵ类水实现“清零”,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2.4% 提高到77.3%;2019 年,全市地表水省控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占比68.8%,超过指标18.8个百分点,地表水质改善幅度列全省第一;2020年,在全省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张兵捧回了浙江省治水工作的最高荣誉——大禹鼎。同时,嘉兴市成功跻身年度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行列。水环境由“不及格”到“良好”再到“优秀”,这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也是嘉兴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治水答卷。

  九水连心 回应人民新期待

  丰泽的水系孕育了嘉兴富饶的农业经济,成就了繁荣的商业贸易,也构筑了九水汇聚的经典水城格局。新时代的嘉兴,必须是因水而美的大美嘉兴,必须是依水而兴的发展嘉兴,更应当是人水和谐的和谐嘉兴。“九水连心”是嘉兴最具特色的城市格局,其不仅仅是水系的贯通,沿岸的绿化、亮化工程,更将推进城市业态转型赋能。

  在今年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市人大代表陆芸提出了《以“九水连心”的城市意象,推动城市高品质发展》的建议。建议指出,要在充分考虑“水安全底线保障、水资源安全供应、水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等传统河湖功效的基础上,融入“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等新时代治水多种元素,通过严格规划管控、建设管控、绿线管控,构建森林水绿、文化故事、旧城更新“三张网”,完善亲水设施建设,让百姓走进亲水自然生态空间,高品质塑造嘉兴城市新形象。

  常委会十分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将此件建议作为代表重点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冬生牵头督办。随着代表与相关部门沟通、面商的一步步深入,该建议正在高质量地办理推进,控制好、建设好嘉兴主要水系及其沿线的城市环境和建筑风貌,“九水连心”这个精品工程正日益成为政府与百姓的“连心”工程。

  “嘉兴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由水而美,如何做好人与水和谐共生这篇大文章,使‘九水连心’五彩辉映,就要坚持共享发展、强化规划;要坚持共建推进、加强协作;要坚持共治落地、综合施策。”刘冬生强调,要重视岸线控制和风貌协调,加强水系疏通与环境美化,重视挖掘文化内涵,推动大运河保护利用,提高人民群众对“九水连心”工程的满意度、获得感;不仅要做好市区段,还要由市区向各县(市、区)延伸,根据功能的不同彰显各自特色,实现城乡共建、市区共建、部门共建,加快形成合力;要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岸上岸下共治,持续推进治污排涝,加强与南湖水质提升等工程的有机衔接。

  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理念引领、立法先行、监督助推、代表参与,努力呵护好这一方江南水乡,让绿色成为嘉兴发展的动人色彩。

  

 

 

来源: 作者:作者: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史张懿 文字记者: 通讯员: 摄影记者: 摄影: 编辑:嘉兴人大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