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嘉兴人大网

深化建设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吹响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接轨号角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18-04-11

 

又是一年两会时。在代表、委员建言献策中,“接轨上海”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

嘉兴与上海,两个时常被联系在一起的地名,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从上世纪80年代的“星期天工程师”,到1992年我市正式提出“接轨上海”战略,再到“接轨上海”被写入“八八战略”,“接轨上海”伴随着嘉兴一路发展壮大。

特别是去年3月底,省政府批复同意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接轨上海成为全市焦点。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及专家会为嘉兴的接轨之路提出哪些建议?主管部门绘就了一幅怎样的蓝图?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们的声音。

李轩渠: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国际

 

市人大代表 嘉兴市合作交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李轩渠

当前,嘉兴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与上海的接轨,为我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特别是经过这一年,我市集中力量打造接轨上海示范区,成效显著,也证明了我们走接轨上海的道路是正确的。

从民间互动到高层交流,我市接轨上海效应进一步显现。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对接方面,铁路半小时、公路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沪乍杭铁路、通苏嘉甬铁路等重大基础工程扎实推进,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机场与港口加快推进,嘉兴市在长三角交通枢纽的节点地位进一步确立;产业对接方面,我市与上海58个重点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上海引进内、外资均保持高水准;人才科技方面,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步伐加快,引进的人才数量不断扩大,目前累计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904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15名,省“千人计划”专家157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7个;公共服务方面,教育、医疗、公交及通信等领域都有突破。

如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加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市的接轨上海工作有了新的内涵。接轨上海就是接轨国际,融入长三角就是融入全球。我市作为紧邻上海的城市,要充分发挥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点的特殊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重点打造我省与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

2018年,我市接轨上海工作将着力提升示范区建设的影响力、承载力、竞争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我们希望通过发挥嘉兴的区位优势,以更加自觉和更加主动的姿态接轨上海、融入上海,更好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向全面深化的阶段。”李轩渠表示。

孙莹莹:接轨上海让我持续看好未来的旅游市场

 

市人大代表 浙江行游天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莹莹

对于从事旅游业的孙莹莹来说,“接轨上海”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批批的游客、一条条的线路,也是一年来可观的业绩,同时,也是她持续看好未来市场的底气。

“从去年的成绩来看,沪嘉两地的双向旅游都很频繁。”孙莹莹说。去年,孙莹莹一手创立起来的行游天下旅行社营业额近5000万元,其中很大部分得益于沪嘉两地的旅游带动。

孙莹莹介绍,因为公司拿到了上海迪士尼青少年活动浙江区代理,公司去年仅嘉兴本地就接待了超过55000人次的学生和家长赴迪士尼游玩,除嘉兴外,很多外地游客,也选择从嘉兴出发。不是嘉兴人,为什么要选择从嘉兴出发?“因为嘉兴独特的地理位置——离上海特别近,他们可以先来过一夜,第二天有充分的时间游玩迪士尼,或者可以在玩好迪士尼后,再来嘉兴走一趟。”孙莹莹给出了解答。

而上海游客,或者通过上海来到嘉兴的游客也在不断增多。值得一提的是研学游。因为沪嘉两地交通便捷,散客可以不需要通过旅行社,因此,研学游成了旅行社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与嘉兴都有着红色旅游资源,将这两个地方串成一条线,就独具魅力,再加上水乡景观、名人底蕴等,一条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研学游线路就诞生了。”孙莹莹说。

孙莹莹认为,未来的旅游市场将进一步增长。“这不仅得益于经济的不断向好、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也得益于嘉兴不断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不断完善的旅游配套。随着嘉兴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各地的游客将源源不断前来。”孙莹莹说。

孙莹莹建议,我市应当细分旅游市场,联合上海,打造红色研学游目的地,同时做实相应的配套。两地共同打造红色研学游,有基础也有前景,在配套上,则需要考虑到研学游的团队大多成百上千人,是否可以自如地接待这样体量的大团,对我市的配套设施是一个考验。

陈刚:医疗资源应在更大范围内接轨

 

市政协委员 农工党市委会副主委、市二院副院长 陈 刚

生病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医疗向来在民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身为嘉兴市第二医院的副院长,陈刚对医疗问题有着更为深刻的看法:“尽管相关部门、医院在医疗建设方面已经努力多年,但是不可否认,‘看病难’的现状依然存在,特别是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当下依然是缺乏的。”

背靠着上海这一全国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地,嘉兴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大文章。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在接轨上海高端优质医疗资源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建立合作项目已达36个,合作办医7家,禾城老百姓享受到了医疗接轨上海实实在在的红利。

但同时,陈刚也发现了目前很多医联体合作单位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上级医院医生定期来坐诊、做手术,可一旦上级医院医生离开,原本无法完成的手术大部分依然无法完成。“也就是说,上级医院医生的到来,没有从本质上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技术,医生走了,技术也就走了。”陈刚说。

不仅如此,目前的医疗接轨大多停留在医生的对接上,但实际上,医院是一台庞大的机器,护理、后勤、管理等都拥有提升的空间,与上海的接轨应该是全方位的接轨。“只有全方位的接轨才能够带动医院整体的提升,才能让百姓享受到真正的、持续的优质医疗服务。”陈刚说。

陈刚告诉记者,去年,市二院骨科曾安排20余名医护人员到上海华山医院进修。回来后,对所有人触动都很深,因为进修人员看到除了医术,还有华山医院先进的管理。进修的医生回忆,华山医院很注重细节的管理,即使是在进出电梯这些小事上,人流的管理都显得井井有条。

此后,市二院从骨科开始试点,尝试着开启了“柔性流动专家”计划。华山医院骨科的一名护士长经过前期来嘉兴的深入了解及沟通,目前每个星期4天在上海工作,1天在市二院驻点,以华山医院的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为蓝本,对市二院骨科从科室管理、文化、技术等进行全面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市二院也准备从护理团队入手,与华山医院逐步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接轨。

陈刚认为,医疗接轨应该做好“更广、更深、更细、更实”的文章,按需接轨,以市属三甲医院为核心,与上海知名医院建立“医协体”、“专科联盟”,与高层次医疗人才建立“名医名家团队工作站”,同时把嘉兴的优秀医务人员、管理人员送出去进修学习,依托医疗协作服务平台,缩短本地医疗机构与上海能级差,增强两地互联协作与资源共享,并通过市属三甲医院将引进的适宜技术,按需逐步下沉至县域医共体。

甄延临:接轨上海接什么?接哪里?怎么接?

 

嘉兴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博士、教授级高工 甄延临

自去年3月底,我市获批“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以后,许多的接轨举措相继落地,接轨成果看得见、摸得着。首先是在规划上,通过不懈努力,沪嘉两地的总体规划充分对接,嘉兴的许多发展诉求都可以在“上海2035”规划中找到相关内容。其次,这一年里,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来嘉兴创业创新,为我市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后劲。第三是医疗社保的对接、教育资源的引进等,都让嘉兴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展望未来,如何深化接轨上海?“有3个问题至关重要:接轨上海接什么?接哪里?怎么接?”甄延临说。

甄延临表示,接轨上海,接的是商务资本、创新资源和城市价值,相对应的,商务资本在于虹桥、浦东两个国际枢纽,创新资源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城市价值则蕴藏在由徐汇、黄埔和部分浦东组成的中央活力区。这几个区域就是接哪里的答案。“接轨上海,就是要接好这3个区域,接好这3个方面的内容。”甄延临说。

具体到路径上,甄延临给出了5点建议。

首先是规划接轨。接轨上海,规划先行。我市制定“嘉兴2035”规划,上海制定“上海2035”规划,要做到两本规划、一张蓝图,将彼此的需求纳入当地的规划中,从“源头”上确保接轨的有效性。

其次是功能接轨。未来嘉兴的城市职能重点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物流商贸和旅游休闲4个方面,这刚好与上海打造全球城市的“四个中心”相对应。

第三是格局接轨。重点要强化“三个带”,一是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这是科技创新接轨上海;二是沿着申嘉湖高速的休闲生态带,结合“大花园”建设,拓宽嘉兴旅游资源在上海的影响力;三是沿海沿湾带,沿着杭浦高速和沪乍杭铁路,进行“大湾区”建设。

第四是交通与基础设施对接。对于已经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将是接下来发展的重头戏。除已有的沪杭高铁、沪杭老铁路外,还规划有沪乍杭铁路、沪(通苏)嘉甬铁路等,目前还正在积极研究沟通利用沪杭高铁或者老沪杭铁路建设城际通勤铁路。另外,还要全面提升我市的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与上海无差别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全市要攥成一个拳头,以“一盘棋”的意识进行接轨上海工作,除了全面接轨外,还要发挥自身优势,与上海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节点形成竞合关系。嘉兴中心城区的国际化专业分工和江南水乡特色要比其他节点城市更具有国际特质,嘉兴的县(市)要比上海同样规模的副城或较大的镇,在产业上要更先进;嘉兴的镇要比上海的市郊镇更有特色;嘉兴的村要比上海的村更美。

“这样,我们才能与上海构成‘有接有争、有竞有合’的新型城市关系,才能更好和更有效地接轨上海。”甄延临说。

来源:嘉报集团 作者:记者 骆颖叶 摄影 詹 远 王如舟 编辑:实习编辑陶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