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纵横  >  正文

南湖人大: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2-11-11

    

  秋高气爽,正是丰收好时节。眼下,南湖区的大型粮食种植生产企业之一——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正为秋收而忙碌着。如今,绿康农业管理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新型农用植保飞机、拖拉机、烘干机等现代农机设备一应俱全,机械化生产让农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绿康农业是南湖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和代表。

  从机械化到数字化 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

  近年来,南湖区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大力推动机械化与农艺制度、智能信息技术、农业经营方式、农田建设相融合相适应,引领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重点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

  农用无人机已成为晚稻生产重要帮手,具有作业面范围大、性能稳定等特点,播好的种子精准均匀、播种效率高、人工成本大大减少,还可用于播种、施肥打药等环节。如今,绿康农业从开垦土地到晚稻收割、烘干,粮食生产各个环节均已实现机械化,晚稻加工成稻米也将全程机械化。

  近日召开的南湖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也汇报了关于南湖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与会人员详细了解了当前南湖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在讨论和审议中纷纷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献计献策,为南湖区现代农业发展赋能。

  作为区人大代表,绿康农业董事长陈强根应邀参加了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并发言。他说,自己从事农业已有20多年,深知农业要发展,必须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十年来,绿康农业积极响应“向科技要粮”的号召,开启了农业机械化的转型升级之路,目前拥有130多台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包括新型农用植保飞机、插秧机、施肥机、拖拉机、烘干机,更利用数字化平台精准检测田块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精细化施肥撒药,从而达到肥药双减、绿色生产的效果。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的调查,近年来南湖区农机装备总量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底,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7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84%;全区拥有各类农机具1.2万台套,农机总动力7.8万千瓦,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

  近年来,全区农机数字化应用拓展迅速。2021年,南湖区出台了《深化“机械强农”加快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注重农机数字化融合应用,提高作业精度、质量和效率。目前,全区已累计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北斗智慧管家等智慧农机130余台,创建“机器换人”示范基地7个。

  南湖区聚焦“机器换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南湖区争创省级特色产业(稻麦)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重点推广辅助驾驶系统设备、育插秧配套农机装备、毛豆采摘机等先进智能农机。今年以来,已在早稻种植期间重点推广插秧机安装北斗无人驾驶系统7套,在凤桥镇三星村引进水蜜桃智能无损品质分级流水线1条。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建议要加大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依托产业技术团队,抓好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大力推进粮食生产领域“机器换人”,推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区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走访、专题视察,推进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这个农业科技平台的发展建设,进一步强化农业领域“院地”合作,以科技赋能促产业增收致富。

  从现场调研到会议审议 精准查找问题“对症下药”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南湖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助力南湖现代农业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围绕省、市人大常委会“六访六促”“十问十督”主题活动的精神,组织发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七访七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主题活动。在“访城乡融合发展,助区域协调均衡共富”中,区人大代表积极调研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等工作情况,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出谋划策。

  今年8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先后赴各镇、七星街道就农业机械化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形成了调查报告。近年来,南湖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对标全省“农业双强”行动任务要求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南湖区农业机械化推广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和改进,如农机装备结构不平衡,各产业农机推广差距明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等。

  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应加大政策扶持,保障现代适用农机推广力度,政府、村级集体、种养殖大户合力解决农机推广配套设施建设问题,以解决或缓解农机推广中农产品烘干、冷藏、加工、农机维修、机库等作业场所的配套基础设施不足问题。同时,要提高农机数字化应用覆盖率,进一步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建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协同配合,注重宣传推广,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在农村全域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涉农项目规划、建设和验收工作中,加大农机管理部门参与力度,特别是在涉农项目的田间农机作业道路规划、实施和验收工作中,更加重视农机管理部门的意见。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还建议,要把机械强农作为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来认真谋划和推动,既要重视解决好粮油产业全程机械化,又要重视立足南湖区果蔬等产业的特点,引进和开发适合本地的耕作机械和农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机器换人”。试点探索南湖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和农业设施条件的宜机化作业改造,做出样子,搞好示范,带动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表示,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机耕路跟不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建议由区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充分利用数字化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基础设施情况清单,统筹安排包括机耕路在内的农业设施建设提升规划,争取通过3至5年的努力,提升农业设施建设水平,更好地适应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从审议意见到交办落实 持之以恒抓好“跟踪监督”

  事实上,区人大常委会一直十分关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8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报告,就提出要坚持规划引领,注重突出全域理念,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全要素治理,因地制宜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提质改造等农用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复垦、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及河流流域治理等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今年上半年,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又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积极为南湖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言献策,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组成人员还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专题视察,现场察看凤桥镇栖柽村陆家浜泵站、栖柽桥泵站,查看泵站现状,听取灌区建设情况、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设成效与数字化农田水利建设成果。常委会领导明确指出要求区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制定我区粮食功能区12.24万亩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目标,分年度分区域分步实施。农工委结合常委会委员讨论结果形成南湖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报告审议意见,区人大常委会以文件形式交给区政府督促落实,并在区人大常委会与政府部门季度联席会议上进行重点交办,同时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与审议意见的跟踪监督。在最近召开的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还提出,要针对审议讨论结果对农业机械化情况在两年后进行专题视察,以观成效。

  


来源: 作者: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