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纵横  >  正文

平湖人大:联合监督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显成效

毗邻人大生态环境联合监督纪实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3-06-09

  

  蓝天、碧水、净土,饱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积极行动、奋发有为,“牵手”金山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毗邻人大”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机制并签订框架协议,开启了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的新模式。

  建立一个机制

  金山与平湖地相依、水相连、业相近、人相亲,有着共同发展的良好基础。尽管分属浙沪两地,但是自然环境资源却是跨越行政区划的相拥相融,双方交界区域有着31条交界连通河道,边界生态环境治理问题的跨界性、复杂性、关联性特征鲜明。

  近年来,双方在“毗邻党建”引领下,生态环境工作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和联系。通过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金山和平湖交界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执法成果如何、执法力度够不够等问题不仅关系着两地百姓切身利益,更关乎两地发展大计。两地人大作为长三角毗邻地区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理应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贡献人大力量、发出人大声音、展现人大作为。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一直以来是两地人民密切关心的重要民生问题,更是两地人大共同关注的监督工作重点。早在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就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机制的协议》和《关于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工作协同的协议》,重点聚焦环境整治联防联控等七个重点领域。为了更好地回应浙沪两地百姓对于生态环境的美好需求,2020年10月,金山与平湖两地人大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回应民生关切,探索建立了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机制,共同签订了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的框架协议,有效助力毗邻区域生态环境的共治、共建、共享。

  金山与平湖两地人大常委会共同签订的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的框架协议,明确了联合监督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方式,开启了长三角一体化中人大联动的新篇章。协议明确,两地人大依法监督两地政府关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部署的贯彻实施情况、生态环境区域联动推进情况,并研究处理人大代表反映的区域内环境问题。同时,建立联合监督联络机构、联合监督会议制度、定期联合监督机制、信息相互通报机制,强化区(市)镇人大两级联动,共同推动两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联合监督的创新机制,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这不仅是人大毗邻区域开展联合监督的一次重大创新,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书写了浙沪两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一体化发展的人大“答卷”,也为人大开展更广泛的跨区域联合监督活动提供了“可行样本”。

  联合监督是金山与平湖两地人大常委会深化履职、探索创新的重要载体,这一机制的落地见效、长久有效,关键在于两地合作的紧密性、人大监督的实效性。下一步,两地人大将不断深化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毗邻人大工作联动迈出新步伐,共同谱写长三角一体化人大联动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的新篇章。

  每年一次视察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黄姑塘东段,它西起黄姑塘与独山干河交界处,东至上海交界,河道长约13公里,东西向贯穿独山港镇,涉及虎啸桥集镇、全公亭集镇、新材料石化产业园等。”4月20日下午,上海市金山区和浙江省平湖市两地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一起来到位于独山港镇的金丝娘桥开展区域水环境联合视察活动,就黄姑塘国控点水环境整治项目情况进行实地巡查。

  当天,黄姑塘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大领导和人大代表眼前,河道两岸环境宜人,河水清清,倒映着两岸整齐的护岸。“很高兴看到黄姑塘的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已经达到了Ⅲ类水的标准,这是我们以前不太敢想象的。”“黄姑塘的治理成效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着眼前的河面波光粼粼、堤岸绿意盎然,代表们纷纷点赞。

  其实早在2020年10月22日,金山与平湖两地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就一起来到位于浙沪边界的卫九路区域,开展了第一次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视察当天,两地常委会都对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现场交办,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快查处的力度和速度。

  第二次跨区域联合监督活动在2021年4月21日开展,这次视察以“水”为题,剑指“一体化”区域水环境治理。两地人大领导和人大代表先后实地视察了金山区廊下镇友好村的郊野公园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二期、廊下镇中华村生活污水处理点、沪浙南北山塘界河环境治理和广陈塘沿岸生态拦截沟渠、水稻清洁生产项目,相互学习两地治水方面的先进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疫情突发,在从严从紧加强疫情防控的形势下,金山、平湖两地人大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活动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跨区域联合监督因疫情受阻,但两地人大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工作却不曾停摆。双方城建环资工委、生态环境部门、水利部门逆势而行,开启了线上“云交流”工作模式,持续对接协商,共谋联动主题,确保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跨区域联合监督工作步子不停、力度不减、效果不打折扣,持续推进两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区(市)级层面上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镇级层面的活动也进行得有声有色。在两地人大联合监督机制建立起来以后,新埭镇人大与枫泾镇人大、吕巷镇人大联系亦非常紧密,开展了一系列协同式、一体化的监督活动。特别是新埭镇人大和枫泾镇人大打造了“新枫采”人大工作品牌,常态化开展联合监督、联合视察,在毗邻区域环境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把毗邻位置堆积多年的“垃圾山”打造成了“绿树公园”,两地各自治理的界河也从“黑臭河”变得又畅又清,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常态保持。“两地人大开展的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活动对我来说,既是视察监督,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接下去我们新埭镇人大将与枫泾镇、吕巷镇人大一起,继续保持密切联系、频繁互动的好做法,推进毗邻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提升。”新埭镇人大主席金琳芳说。

  不仅如此,金山卫镇人大与独山港镇人大、廊下镇人大与新仓镇人大、廊下镇人大与广陈镇人大也曾纷纷围绕河道整治、全域垃圾整治、农家乐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开展过联动监督活动。围绕生态环境,两地各级人大上下同心、步调一致,认真履行监督职权,形成人大工作整体合力,“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生态画卷在毗邻区域尽情舒展。

  形成一批实效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国之大者,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自金山平湖两地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毗邻人大”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机制并签订框架协议以来,两地坚持沟通协调、密切配合,连续开展了联动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为两地人民群众交出了亮点纷呈的“生态答卷”。

  平湖与金山地域相连,有着58公里长的陆域交界线。近年来,依托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我市在毗邻地区环境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交界区域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交界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22年,平湖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PM10浓度三项指标位列嘉兴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臭氧浓度两项指标位列嘉兴第二。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良好,13个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比例首次达100%。今年一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率、PM2.5浓度继续领跑嘉兴(排名第一);13个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比例保持100%。

  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机制的引领,创新机制把监督实效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人大监督不是走过场,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衡量一项人大监督工作开展得好不好,有没有“真找准问题、真抓住问题、真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这方面,2020年首次开展的联合监督就是一次集中体现。首次视察剑指两地毗邻地区生态“盲区”,监督推动1家污染企业立即关停。“现场交办、当天查封”的背后,不仅是浙沪联合执法的一次有效成果,还是金山与平湖两地人大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的有力见证,更体现了金山与平湖两地人大区域环境联合监督方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在今年的区域生态环境联合视察活动中,代表们实地察看了平湖市域黄姑塘水环境整治项目和金山区域水库村的水环境治理项目,看到了在当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下,两地区域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水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肉眼可见。这些工作成效的取得,是两地政府、生态部门、治水部门着眼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更是两地人大聚焦治理水平提升的效果导向,切实把毗邻人大生态环境联合监督实效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突出职能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立足人大职能,突出人大特色,加强毗邻人大工作联动联合,进一步发挥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机制实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金华表示,今年联合视察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区域生态环境联合监督机制进入了宽领域、立体化的新阶段。

  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不断深化联动机制,有效凝聚代表力量,持续把联合监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创新和完善人大增强监督工作整体实效的有力之举,并不断延伸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多人大贡献。“下一步,我们期待能够与平湖市人大一起,不断深化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毗邻人大工作联动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上海市金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喜林说。

  


来源: 作者: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杨昊玥 张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