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纵横  >  正文

平湖人大:让养老服务“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嘉兴人大网    发布日期:2023-10-25

  

  热闹的棋牌室、活跃的手工课堂、温馨舒适的观影室,老年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这里好呀,离家又近,老伙伴相聚打打牌、看看电影,不想做饭还可以在这里订餐,价格优惠,适意!”正在忙着做手工的姚奶奶笑呵呵的说道。这是今年2月,平湖市人大常委会在实地视察落成不久的钟埭街道永兴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见到的一幕。

  近年来,平湖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堵点,以多重监督方式,持续助力“十四五”时期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

  聚焦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让15分钟养老服务圈看得见摸得着

  《关于进一步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建议》《关于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关于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截至2022年底,平湖市60周岁以上人口为13.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9.56%,高于全国的19.8%以及浙江省的25.55%。失能、半失能老人更是逐年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李海兰、冯鹏龙等市人大代表纷纷提出了上述建议。

  “据统计,我市99%的老人选择依靠家庭和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如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能够获得方便可及、城乡均衡、优质共享的基本养老服务,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徐英表示。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居家养老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提高幸福指数的重要民生实事。”平湖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与民宗外侨工委主任表示。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通过常委会专题审议、民生实事项监督、常委会视察和集体调研等方式,回应代表关切,助力打造“颐养在平”幸福养老愿景。

  “新建小区要按‘四同步’的要求落实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达标的小区和已建成的小区要通过补建、回购、租赁、置换等方式予以解决。”在今年常委会专题审议中,针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国平强调:“未来社区、未来乡村还要因地制宜配建好医疗卫生、老年助餐、养老驿站等,真正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实现‘医食住行’,就近就便享受养老服务。”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持续关注下,市政府着力推进打造富有平湖辨识度的“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家门口养老模式。目前,8个镇街道建成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家、床位93张,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建成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15家,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除了在这里为老人每天组织不同手工、生日宴等活动外,我们还会为辖区内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慰问、护理、送餐等服务,让小区内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金色年华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顾叶华介绍。

  聚焦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让专业养老护工人员育得出留得下

  “太难了!”在市人大常委会实地视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时,市人大代表、平湖市长虹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吴燕对调研组道出了其中的心酸:“养老护理员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低。近两年,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护理员队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我们要招聘一个护理员也是难上加难。”

  “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职业上升路径不明晰等,这些都是制约护理员尤其是年轻护理人才进入的原因。”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用“用人荒”来形容养老服务人员短缺问题:“现在很多机构和居养中心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太大、专业水平低、流动性强等问题,一般都是年轻的老年人在照顾年纪大的老年人。”

  养老护理员是支撑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如何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一直关注并重点监督的议题。

  怎样提升养老人才专业水平?如何引育养老专业人才?如何完善养老人才激励政策,让人才留得住?带着这些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多次开展专项监督,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人才培养周期长、投入大,我们一定要尽早谋划、多方发力,让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能为养老护理人才成长的第二赛道。”在常委会专题审议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国平强调:“要积极探索养老护理员队伍激励机制,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

  在市人大的持续监督和推动下,将培育人才、稳岗留人等激励措施纳入了“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中,明确了一揽子指标,让养老护理人才育得出、留得下。目前,共认定3家培训基地,依托基地为开展家庭照护和养老护理员培训3000余人次,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人数超25人;大力实施“养老服务+社工”行动,引育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平湖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全面落实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和相关入职奖补政策。

  聚焦家庭养老床位建设

  让失能老人安享晚年有“智”看有“医”靠

  “谢谢政府和人大的帮助,现在我爸爸在家里不仅享受专业护工上门服务,家里的这些适老化改造也让我们做子女的更放心了。”在问到家庭床位建设效果时,新埭镇虹桥景苑社区的李先生充满了感激之情。

  如何满足更多失能老人“照护不离家”的现实需求,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在今年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幸福颐养”项目以232票排名第一的得票数,经人大代表票决为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明确计划新建家庭养老床位200床。6月,市人大常委会就民生实事“幸福颐养”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监督。在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实地视察时,群众们都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赞不绝口。

  “我们以完成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制定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施方案,通过融居建床、融数嵌智、融护助养,促进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居空间更宜老适老、数字监测精准更护老救老、上门照护更便老惠老。”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宋怡玲介绍道。

  “今年我们的智慧养老平台还开发了‘家庭养老床位’的应用场景,在无感睡眠检测仪、智能陪伴机等五件套的基础上,老人还可以按需求选配智能设备,终端接入平台,实现‘智慧+’应用远程检测、一键报警、联动救护。”在说起家庭床位智慧养老工作时,民政局局长程佳俊表示,“通过智慧养老,形成了智慧平台-老人家属-社区网格的三级响应机制。”

  座谈会上,代表们针对“幸福颐养”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纷纷提出了意见。“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护工人员队伍建设,让失能老人在家也能享受专业服务。”“家庭床位建设,更要注重长效运营,让失能老人真切持续感受到幸福感满足感。”“在保证失能老人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医疗照护、心里慰藉等更高层次的专业服务。”

  “下一步,市政府要围绕目标抓进度,高质量完成‘幸福颐养’民生实事项目。并以此为抓手,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养老服务向“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提升,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老年人也不能掉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国平对如何做好全市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今年,平湖新建家庭养老床位250床,配置防走失手环、智能床垫等辅助设备1300余套;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与养老服务补贴、智慧养老、长护险等政策有序衔接;开展试点家庭病床服务;钟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备案及结算功能在智慧医保医院端程序顺利更新……这些都是市人大常委会有力的监督成果。

  


来源: 作者: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与民宗外侨工委 黄碧泉